微博

ECO中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亞歷山大·海蒙 作家 2004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 小时前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与译者交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亞歷山大·海蒙

作家 2004屆

以非比尋常的敘事形式、多重敘述視角,以及從薩拉熱窩、芝加哥、基輔到上海的跨地域場景進行創作實驗。

所在地
伊利諾伊州芝加哥市
年齡
獲獎時40歲
創作領域
小說與非虛構寫作

關於亞歷山大的作品
亞歷山大·海蒙的虛構作品深刻探討流亡創傷與種族衝突。其2002年出版的短篇小說集《無處之人》以曲折敘事形式,追溯波士尼亞青年難民的輾轉流離之路;全書七個篇章在第一人稱敘述者間交替轉換,場景自由穿梭於芝加哥、薩拉熱窩、基輔與上海之間。透過多重聲音、地域與時空的交錯編織,海蒙構築出遼闊的虛構宇宙,將歷史洪流中殘存的零散事件與記憶,以幽默與同理心重新呈現。同樣以實驗手法,收錄於《布魯諾之謎》(2000)的短篇故事採用多元形式,包含未寄出的信件系列,以及附有《二戰最偉大間諜》「事實」註解的兒童間諜幻想故事。海蒙運用其第二母語——英語,以機智敏捷的筆觸演繹自身與角色所經歷的文化流離。其創作聲響為美國文學注入新活力,更成功將戰爭體驗中那些難以言傳的動人故事傳遞給世人。
傳記
亞歷山大·赫蒙1990年獲薩拉熱窩大學文學士學位,1995年獲西北大學文學碩士學位。出生於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薩拉熱窩的赫蒙,1992年以政府資助文化簽證的年輕記者身分赴美。因波士尼亞戰爭(1992–1995)的暴力動盪無法返鄉,遂以難民身分定居芝加哥。其著作包含兩部作品集及多篇短篇小說,曾刊載於《Esquire》、《Granta》、《Ploughshares》及《The New Yorker》等刊物。
2004年9月28日出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网站地图|关于我们|ECO中文网 ( 京ICP备06039041号  

GMT+8, 2025-9-28 15:41 , Processed in 0.07149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