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ECO中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ECO中文网 门户 优秀译文推荐 文艺 查看内容

[2012.07.18] 哥本哈根托瓦尔森博物馆

2012-7-19 09:38| 发布者: migmig| 查看: 11280| 评论: 23|原作者: nayilus

摘要: 丹麦最古老的博物馆是一位艺术家的个人展览。《美丽线条》的作者阿兰•霍林赫斯特重新拜访了这座充满特异之处的殿堂。
阿兰•霍林赫斯特(Alan Hollinghurst)在哥本哈根

holling.jpg

丹麦最古老的博物馆是一位艺术家的个人展览。《美丽线条》的作者阿兰•霍林赫斯特重新拜访了这座充满特异之处的殿堂。


From INTELLIGENT LIFE Magazine, Summer 2011

5年前,我在这里只呆了不到15分钟,但这个地方给我留下了一种深刻又有点怪异的印象。这里的数百座石膏和大理石雕像非常杰出,但真正留在我脑海里的却是承载这些雕像的建筑物本身。我之前从没见过类似这样的建筑:一座巨大的独立埃及庙宇,涂成明亮的黄褐色;外墙上遍布着壁画,黑色背景中米色、红色和紫色的人物在连续的画面中移动着;建筑内是一个装着玻璃窗的回廊,廊里的雕像在交错的阳光和暗影中时显时藏;在回廊的外围是排成直线状的红绿紫色房间,像是一间间的小分隔间,每间房里都摆放着一座白色大理石英雄或是女神。这些房间精美的色调布置在经过时间洗礼后变得暗淡柔和,特别令人难忘。这种氛围一直延续到纵向伸展的中心内院里。院里参天的棕榈树之间沉睡着那位伟大的丹麦雕塑家-贝特尔•托瓦尔森(Bertel Thorvaldsen),就好像我身处在这位北国艺术家的南欧之梦中一样。

我那次是为了参加哥本哈根的一个书展而来,当时我的丹麦出版商知道我对建筑感兴趣,敦促我在赶回程飞机前至少来这座“独特”的博物馆看一眼。在这之前我几乎没听说过托瓦尔森。从这间博物馆的作品可以看出托瓦尔森的确是一位出色的艺术家,但他也许并不能完全算是一位开宗立派的艺术大师。他那些新古典主义作品对古希腊罗马时代的依赖近乎理想化,因而当时我觉得他缺乏我最看重的表达个性。

托瓦尔森(1770-1844)的父亲是一位贫穷的冰岛木雕匠,母亲是丹麦人。他从小就进入哥本哈根的皇家丹麦美术学院进修,在那里他在成长的每个阶段都赢得过各种奖项,最终拿到了大金章的荣誉,并因此获得一笔资助他游学的奖学金。于是,在1797年,他前往罗马学习大理石雕塑(当时在丹麦还没有地方可以学习这门技艺)。他在罗马很快变成了一个成功的艺术家,并且在那里一呆就是40年。我曾见过有人把他和济慈联系起来,认为他们都是出身贫寒,却最终掌握了古典艺术这一上层阶级专利的天才。但我当时并没有发现他拥有济慈那种丰富的个性、亲密性或是原创性。我觉得自己并不清楚如何看待托瓦尔森。看看和托瓦尔森同时代的艺术大师卡诺瓦,他于1822年去世后变成欧洲当时最享誉盛名,作品最受人追捧的雕塑家。我当时甚至没信心能把托瓦尔森的作品和卡诺瓦的作品区分开来。

Holling3.jpg

我猜要想了解这么低调的作品最基本的一个方法就是花上大量时间去研究。今年春天我在该博物馆里呆了整整一天。而且一开始是在还未向公众开放的特许时间内参观的。我可以慢慢地欣赏他的雕塑,随着阳光在雕塑表面升起滑落以不同的视角来反复审视。该博物馆在1848年开放之后有将近一个世纪馆内只有自然光照明。在北欧的严冬中这一定是极为神秘阴森的地方,每天这些雕塑在阳光中冒出头来的时间只有几个小时。而在阳光明媚的三月早晨这个地方一定充满着回复生气的感觉。

Holling4.jpg

哥本哈根本身曾有旧街、老广场和许多争奇斗艳、光怪陆离的高塔。这些景色交织而成的迷人网络如今已被杂乱的广告牌、围栏、临时住宅、打桩机和推土机所取代。市内正在兴建一座新的地铁站,交通因此而被转向,在寒冷的早晨街上充满了数以千计的自行车,骑车者的脸庞被寒风刮得通红,大声朝不小心步入自行车道的行人喊叫。在我前往博物馆的路上我在圣母大教堂暖了暖身(可能有点用词不当)。这座大教堂由极度信奉新古典主义的宫廷建筑师克里斯丁•弗雷德里克•汉森(C.F. Hansen)设计,于1829年完工建成。在巨大空旷的纵券顶中殿里排着一行出自托瓦尔森之手的十二门徒雕像。但是你的注意力立刻会被主圣坛所吸引,占据整个圣坛中心的是一尊巨大的带须耶稣像,站立在那里,双手向外朝下伸展,露出掌中的圣痕。看到这尊雕像并没有让我感到暖和一点,但是我却找到了该雕像的技巧在于它会吸引观众向前挪动,以正面对视耶稣向下的视线。整座雕像崇高且超脱。在全世界各地都有大量该雕像的复制品:包括盐湖城圣殿广场和美国其它多处摩门教堂内的耶稣像。

在看过汉森那精美但却冰冷的大教堂之后,托瓦尔森博物馆的建筑看上去更加富有生气。整座建筑物流露出大量特异之处。这座博物馆的建筑师迈克尔•哥特里布•宾得波尔(M.G. Bindesbøll)之前只设计过一座建筑物-挪威的一间晒谷屋。不知道为什么,在和比他有名得多的建筑师竞争过程中,设计丹麦第一座博物馆,同时也是为了纪念一位国家英雄的博物馆这一重任最后落在宾得波尔那充满活力的新奇设计上。当时正值时代变迁,宾得波尔的眼界似乎领先于他人。博物馆开放的1848年正是丹麦绝对王权结束的同一年。自那以后,富有色彩、五花八门、带有新兴民主的艺术思想出现,开始取代或重新解读和旧有秩序联系的学术古典主义。宾得波尔曾在希腊和土耳其广泛旅游,他对于彩色装饰无拘无束的热爱可以从他在旅行中所绘的草图里看出,而这些草图后来演变成了该博物馆生动的装饰。

形似庙宇的建筑正面和我回忆一样雄伟,上有五扇展开的大门,白色的门框在黄褐色的建筑上分外显眼。这些门框非常高大,棕色的梯形大门让人赏心悦目。在整座建筑的四周都布满了这样的梯形形状。正是这种形状的运用让这座希腊罗马式建筑带上了一点埃及韵味。但是建筑物上真正画龙点睛的装饰则是在三面外墙上由艺术家约根•索尼(Jørgen Sonne)所绘的壁画。这些壁画叙述了博物馆本身的故事。在第一排壁画里我们可以看见托瓦尔森在1838年回到丹麦时的情景。激动的人群聚在一起挥舞着双手,在其中一副图里你可以看见一位女子跌落入水中,被人们拉回船上。在最后一幅图里托瓦尔森本人踏上岸,受到好友和权贵们的迎接。在他身后身穿浅紫色衬衣,头戴白帽的划船手将他们手中的黄桨斜举过头顶。整幅画充满生气,表达清楚,画中无名人物的脸庞与其说英俊,大多用坚毅形容更为恰当,而且有一些正面的夸大渲染。三面壁画上所有的活动都是在黑色天空下展开的。这种用色方法极为大胆,给人带来强烈视觉冲击的同时却又让人觉得充满美感。

Holling2.jpg

在回到哥本哈根后,年迈的托瓦尔森宣布他会把自己罗马工作室内所有的作品以及他收藏的大量古物和绘画捐给国家,前提是要建立一个专门放置这些艺术品的博物馆。在外墙的另外两边,我们可以看到大量艺术品和运送它们的护卫船只抵达哥本哈根的情景。船只在这座建筑物的一角抛锚停泊。船中托瓦尔森整个杰出生涯的心血作品首先由手划船运到岸上,再由原始的马车和担架运入馆内。整个场面有一种罗马帝国凯旋归来的感觉,与其不同的是,在场出力推举着战利品的市民们本身就是胜利者,或者至少可以说是得益者。他们和古罗马时代搬运战利品的工人一样赤着双脚,但除此之外身穿的却是现代的马裤、马甲和卷起袖子的上衣。跪着的格尼梅德(Ganymede)大理石像头上那顶弗里吉亚帽和管理搬运工作的领班头上那顶红色尖帽一起上下晃动。陷入沉思中的拜伦男爵(Lord Byron)坐在一根断裂的希腊石柱上,手中的笔举在下巴旁,被五个同样专注于自己手头工作的工人伺候着(画中有一个布角卷入车轮之中,之后可能会因此闯祸)。画里高贵的艺术品在普通老百姓的手中搬运。至于他们能否欣赏这些艺术品就不得而知了:壁画在表达了接受重礼的感觉同时也隐藏着一些喜剧感。一群人在停下来休息并擦汗,因为推动哥白尼(Copernicus)可不轻松。另外有一个人双臂各夹着一个石膏像,而他自己的侧面就和两个头像一模一样。要想传达出这幅壁画上那种既平凡却又重大,既喜庆却又庄重的感觉并不是一件容易事。这幅壁画本身就成为了对博物馆里藏品的一种特立独行的广告。如同宾得波尔所说,该壁画“就好像动物园里的路牌一样”,简单介绍了馆内展出的艺术品。

在二楼的画廊里有一副弗雷德里克•内利(Friedrich Nerly)的画展示了艺术创作过程早期涉及的交通运输。六头精疲力竭、快要倒下的水牛沿着道路正从采石场往回拉运一块巨型大理石,上面标有“托瓦尔森,罗马”。从这幅画里我们感受到之后从这块大理石中将诞生出超人的事物。在另一幅画里我们可以看见教皇利奥十二世(Leo XII)拜访了托瓦尔森的工作室。在巨大的白色雕塑包围下教皇就如同一个粉红色的小不点。(画中的托瓦尔森似乎在向教皇介绍耶稣基督。)托瓦尔森和他的助手团队经常接手非常巨大的雕塑工作。不过馆内所有最大的雕塑几乎都是石膏像。这些大多是最早的石膏原模,利用这它们作为模子可以制出最后的成品大理石像,偶尔也会用来制造青铜像。因此尽管这些石膏像给人模棱两可的感觉,似乎它们又像是复制品又像是模具,但实际上这些雕塑更早成品,更接近艺术家原本的创作意图。不过毕竟它们是由石膏制成,在将近两个世纪内一开始在罗马工作室受到火炉和烛烟的熏烤,后来又受到各种现代污染物腐蚀,雕像都已出现掉色。这些石膏像的表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浊感。许多小型半身像看上去好像因为被人手接触过多而发黑,实际上这是长期接触空气的结果。要花上一点工夫才能习惯这些石膏像的外貌,不过这么一来它们和那些无暇的白色大理石雕像也正好形成了更鲜明的对比。

那些巨大的雕像需要巨大的房间才能装下。整座博物馆内有两个这样的房间。其中一个类似教堂,里面装有“耶稣和十二门徒”的石膏原模,年轻学生参观团经常在这间房里集合。另一间则是一个更大的大厅,原本是博物馆的入口。它位于五座大门之后,和整座建筑物同宽。厅内头顶高耸的纵券顶和阁楼窗让我有点想起某些新古典风格火车站的候车大厅。

hollinghurst2.jpg

整个大厅中最显眼的雕塑是摆置在两端的两尊巨型骑士像。它们高超过4.5米,而且都摆放在巨大的石板上方,其庞大让整座雕像看上去更为惊人。左手边的是约瑟夫•波尼亚托夫斯基(Josef Poniatowski)亲王,身穿古典长袍策马前行,看上去就好像是放大版的马克•奥勒留(Marcus Aurelius)像,只是其右手执剑,而不是向前伸展在发号施令。在另一边与其相对的是巴伐利亚公爵马克西米利安一世(Maximilian I),他的宝剑虽没有出鞘,但他的右手直指前上方,以庄严的目光俯视着众人。波尼亚托夫斯基像是为华沙所作。而马克西米利安像则安置在慕尼黑。在两者之间沿着墙有为华沙所作的哥白尼坐像,为教皇庇护七世(Pius VII)在圣彼得大教堂下方的坟墓所作的纪念像。这座大厅就像是一座即兴创作的万神殿。托瓦尔森似乎并不在意他的雕塑主题或是顾客的思想意识。不过在当时让一名丹麦新教徒雕塑家为教皇墓作像显然很富争议性。华沙的波尼亚托夫斯基像历史上经历过多次波折。先是想要摧毁它的沙皇尼古拉一世(Nicholas I)对其大肆破坏,之后纳粹在1944年撤出华沙时将其炸得粉碎。这尊雕像在我眼里既强大有力同时却又飘渺不定。这种矛盾感源于托瓦尔森的典型风格。他的雕塑将主题人物悲壮的结局(波尼亚托夫斯基亲王在拿破仑撤军时宁死不降,驱马跃入白鹊河)升华为更永恒超脱的崇高领袖形象。关于这尊雕像最早的要求是让波尼亚托夫斯基穿上波兰骑兵服,而且他胯下的马是呈现最后一跃之前的后仰姿势。托瓦尔森使用了很不一样的构图,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甚至可以说是振奋人心,却不带一丝戏剧张力。

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会帮助你理解它们。对我来说,这些雕像散发的冷漠感有一部分原因在于我的古典知识非常凌乱。在长排的小房间内,这种距离感越发明显,同时克服距离感带来的喜悦也非常确实。展出作品中有一尊很著名的墨丘里(Mercury)雕像。精致的年轻人坐在树桩上,面部几近完美,只是阳具小得可怜(新古典艺术家的习惯)。他之前在吹奏牧笛,现在手中的牧笛已经从嘴边拿开,而另一只手伸到背后开始从鞘中抽出宝剑。经过了解我才知道这是墨丘里刚刚用笛声催眠了阿耳戈斯(Argus),准备斩杀对方的一刻。在了解了这一点之后,这位头戴翼盔的优雅年轻人给人的感觉就不止于美丽生动。我也因此看出托瓦尔森选择这一刻并不是因为其戏剧张力,而是为了展示吹笛和拔剑两个动作之间的紧张平衡感。同时我也需要靠近雕像,和面对那尊气魄雄伟的耶稣像时一样正视雕像向下的视线。看起来墨丘里空白的双眼流露出一种可怖的杀意。

Holling6.jpg

这些雕像最享誉盛名时期的人们是怎么看待它们的?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在这间博物馆刚刚开张时,未成年的儿童是不允许入内的,因为馆内雕像过于裸露。在靠近的一个房间里放有一尊巧夺天工的“杰森和金羊毛像”,像中的杰森全身除了草鞋和头盔一丝不挂。在房间另一头盯着这座雕像的是富有的英国-荷兰籍艺术收藏家托马斯•侯普(Thomas Hope)的半身像。正是他当年委托年轻的托瓦尔森雕塑这尊杰森像,最终让艺术家得以留在罗马。托瓦尔森整整花了25年才完成这座大理石像。这既是他艺术成就的代表作,也象征了他整个罗马职业生涯。附近还摆放着侯普的妻子和两个儿子的半身像。侯普像测试了托瓦尔森是否遵守新古典主义的规矩。半身像上没有一点衣饰,这是正规的做法(像是拜伦或是弗雷德里克六世这样伟人的半身像上一般会披有宽袍或是在赤裸的胸口佩有剑带)。但是肖像雕塑依然需要讨喜,所以侯普像上加有茂密的摄政时期风格鬓角。杰森像和其主人的关系,以及它和主人妻儿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有很多耐人寻味的故事,甚至带有一丝细微的喜剧感。托瓦尔森一般尽可能不在作品中流露出这些联系。

二楼也有六副托瓦尔森本人的画像。放在一起,你可以看出他有如一头雄狮般的气魄,而且正如李斯特(Liszt)的画像一样,这些雕像显露出作品中的人物是非常富有魅力的一个创作主题。他拥有极具吸引力的灰色眼睛(这一点是他的自雕像所无法体现的)。其吸引力从年轻到年老所有的画像上都有所体现,因此不太可能是画家的刻意润色。实际上,这些画大多以富有艺术生命的笔调绘成,似乎是有意突出油画和大理石像各自所辖区域的不同。当你穿越一排排的房间,在托瓦尔森的作品和收藏品之间漫步时,你会意识到正是这双眼睛成就了这座非凡的博物馆。

托瓦尔森博物馆,Bertel Thorvaldsens Plads, DK-1213 Copenhagen K, Denmark
电话+45 33 32 15 32,网址www.thorvaldsensmuseum.dk,周二至周日早晨10点到下午5点开放,周一,12月24、25、31日和1月1日闭馆。门票40丹麦克朗(约42元人民币),18岁以下和美术史专业学生免费,每周三一律免费。

阿兰•霍林赫斯特在2004年以小说《美丽线条》赢得布克奖。他的新书《陌生人的孩子》已出版。

摄影:Mikkel Ostergaard

译者:文中所提部份雕像照片

berthelthorvaldsen_christ.jpg
耶稣像

berthelthorvaldsen_statueofbyron.jpg
拜伦像

Thorwaldsen_Józef_Poniatowski_Warsaw_01.jpg
波尼亚托夫斯基像

berthelthorvaldsen_mercurypreparingtokillargus.jpg
墨丘里像

berthelthorvaldsen_jasonwiththegoldenfleece.jpg
杰森像
2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nayilus 2012-7-19 07:33
这篇文章我译了有几个星期,倒不是很难,只是翻着翻着就停笔,断断续续。当年在哥本哈根时,每周三都会去市里逛博物馆。这间博物馆虽然很小,但里面有一种特殊的氛围。冬天的哥本哈根,早晨10点天才刚亮。馆里放满了雕像,却极少有游人,也很少有工作人员,有种不属于尘世的感觉。有时带上一本书,坐在馆里看看雕像,想想雕像背后的故事,在中院晒晒太阳,在大师的墓边坐下读读书,半天很快就过去了。现在想来那是我至今生活内心最平和的一段时光。后来虽然看过了卢浮、乌菲兹和梵蒂冈,但都是以游客的身份匆匆而过,多年后回想起来,反倒是这座Thorvaldsen,给我的印象最深。感触很多,奈何表达很差,辞不达意,大家还是欣赏照片,当是我醉语好了。
引用 kexiaoe 2012-7-19 09:37
看完这篇文章,央视的马赛克事件不禁让我感到汗颜。
引用 misty511 2012-7-19 09:37
充满艺术感的国家
引用 kexiaoe 2012-7-19 09:46
Denmark’s oldest museum is all about a single artist.
丹麦最古老的博物馆是一位艺术家的个人展览。
个人觉得这句话可以这么翻译:丹麦最古老的博物馆全是丹麦雕塑家-贝特尔•托瓦尔森(Bertel Thorvaldsen)的作品
引用 kexiaoe 2012-7-19 09:48
巴特尔•托瓦尔森作品
托瓦尔森是古典主义时代雕塑的一位典型代表,他的作品形象更趋向古希腊的模式,和卡诺瓦的意大利罗马模式有区别,人物姿势更为古板和正规。
他的作品有许多取材于希腊神话,也有一些肖像,如教皇庇护七世的雕像,他的大部分作品保存在哥本哈根的托瓦尔森博物馆中,后院是他的墓。
1819年,他为瑞士创作的《狮子纪念碑》保存在琉森,表现一个垂死的狮子躺在破裂的法国王室徽章上,是为了纪念法国大革命期间为保卫杜伊勒里宫而牺牲的六百多位瑞士卫兵。


《狮子纪念碑》
他还创造了许多希腊神话作品,他为哥本哈根信义宗教堂创造的《复活的耶稣像》被称为“托瓦尔森的基督像”,被世界各地的摩门教教堂复制。


《复活的耶稣像》

托瓦尔森的雕塑作品对运动和线条特别注意,他的所有作品都可以从任何一个角度欣赏,他特别善于创作纪念碑式的作品,他是一位非常典型的古典主义艺术家。

引用 je331ca 2012-7-19 10:43
:)

1.“The Line of Beauty” 在时光网和VC上看到他们是作《美丽曲线》译的,倒也不是官方译法,斑竹这里随意就好,顺便看了下原来这本书BBC改编过迷你剧,剧情很有意思。
额跑题了。

2. idiosyncrasy 特异之处
说到“特异”总是想起类似特异功能的感觉:“特别怪异的现象,特殊不同一般”。
Alan Hollinghurst, author of “The Line of Beauty”, revisits a temple of idiosyncrasy ...
译成:《美丽线条》的作者阿兰•霍林赫斯特再访了这座风格别具的艺术圣殿。不知可否?

斑竹的文章鲜有什么错误,挑不出的情况下只有把一些句子稍微换种表达了,斑竹见谅啊。下面蓝色句子尽可无视~

3. The works themselves, the hundreds of sculptures in plaster and marble, had been impressive, but the building that housed them was what stayed in my mind.
这里的数百座石膏和大理石雕像非常杰出,但真正留在我脑海里的却是承载这些雕像的建筑物本身。
觉得impressive(短暂,印象深刻,杰出)和stay in mind(长时间,盘桓心中)似乎有所强调,所以这里想突出一下:
我译成:尽管在这里,数百座石膏及大理石雕塑本身给人以深刻印象,但真正在脑中挥之不去的却是它们所栖身的殿堂。

4. in frescoed procession around its outer walls
外墙上遍布着壁画
感觉遍布稍有不搭,译作“满绘”如何?
外墙满绘壁画…? f fresco还是湿绘法的壁画,不过也没什么强调就算la

5. 这几句描写真是富有动感,盯着文章好像看到背后有画面一样,发了下呆,应该亲历现场会更有感觉吧~手痒自己也翻下~
整个外墙绘满壁画,画面中,人物采用米色、红色和紫色,以黑色背景为衬托,仿佛在接连的墙面间列队徐行;厅堂内环绕着玻璃长廊,光影斑驳,雕塑时隐时现(斑竹这里的“藏”更灵动。)

6. The inspired colour scheme
好像没找到inspired的痕迹

7. frescoed with soaring palm trees
这里是不是院落里“绘出”的棕榈树呢?

8. where the great Danish sculptor Bertel Thorvaldsen himself was buried, as if in a northern dream of the south
感觉这里是丹麦雕塑家本人长眠于南欧梦境中
结合上句(inspired color scheme到了院中,被frescoed palm trees取代),我是这样以为的:
这种色调延伸到中心院落中便戛然而止,为画中参天的棕榈树所取代,丹麦伟大的雕塑家贝特尔•托瓦尔森长眠于此,似是北国艺术家的南欧梦境。

9. “most singular”
“独一无二,举世无双”如何?

10. to be continued
没时间了,这次暂时先到这里吧。期有点焦头烂额,什么时候偷空继续好了…

斑竹的文章好久没来,今天来读,感觉有说不上的变化,越译越好的话,大概再来连刺也没得挑惟有欣赏了。

很美的文字,有种一同置身其中的感觉。
引用 tigerski 2012-7-19 11:26
thanks~~
引用 林木木 2012-7-19 11:33
本帖最后由 林木木 于 2012-7-19 16:53 编辑

1.一种深刻又有点怪异的印象。
为什么是”怪异“呢?

2.廊里的雕像在交错的阳光和暗影中时显时藏;
廊里的雕像在光与影的交错中时明时暗;
这样行不行呢?

3.在回廊的外围是排成直线状的红绿紫色房间,像是一间间的小分隔间,每间房里都摆放着一座白色大理石英雄或是女神。
在回廊的外围是一排红绿紫色房间,
大理石英雄像或是女神像。

4.同时也是为了纪念一位国家英雄的博物馆这一重任最后落在宾得波尔那充满活力的新奇设计上。
重担落在设计上,好像有点不合适
不知道为什么,宾得波尔那充满活力的新奇设计竟然战胜了那些比他有名得多的建筑师,于是设计丹麦第一座博物馆,同时也是为了纪念一位国家英雄的博物馆这一重任便落在了他身上。

唉,目前的写作水平实在是有限,杨版就将就着看吧,我回去继续恶补
以前总看时事的东西,偶尔看看这类的感觉真的挺不一样的,咱也陶冶陶冶情操,今天没看完,明天继续
PS:杨版翻译的真心很好,解了不少疑惑~~谢啦!
引用 tonitr 2012-7-19 12:36
美文美图一篇啊。na版的帖子标题似乎笔误了,Musuem? Museum
引用 林木木 2012-7-19 16:50
本帖最后由 林木木 于 2012-7-19 17:25 编辑

没忍住,爬上来继续看文~~

1.形似庙宇的建筑正面和我回忆一样雄伟,上有五扇展开的大门,
和我记忆中的一样?
敞开的大门?

2.激动的人群聚在一起挥舞着双手,
人们聚在一起激动的挥舞着双手

3.整幅画充满生气,表达清楚,
整幅画生动鲜明,可以这么说么?

4.黑色天空下
天幕?

5.有一副弗雷德里克•内利(Friedrich Nerly)
幅?

6.六头精疲力竭、快要倒下的水牛沿着道路正从采石场往回拉运一块巨型大理石,上面标有“托瓦尔森,罗马”。
大理石上标有“托瓦尔森,罗马”字样
不然感觉会有歧义

7.教皇利奥十二世(Leo XII)拜访了托瓦尔森的工作室
用“参观”会不会更好些?

8.两个世纪内一开始在罗马工作室受到火炉和烛烟的熏烤,
先是在罗马工作室受到火炉和烛烟的熏烤,

9.and further raised on substantial plinths.
是不是指显得更高?

10.波尼亚托夫斯基像是为华沙所作。而马克西米利安像则安置在慕尼黑。
为什么是安置呢?

11.他胯下的马是呈现最后一跃之前的后仰姿势
好像是后退的姿势

12.这些雕像散发的冷漠感有一部分原因在于我的古典知识非常凌乱
感觉冷漠感有点不合适,应该是因为不了解所以感觉很遥远吧,就像因为了解即使没见过也会感觉很亲切一样,后面那个距离感我觉得就非常好
引用 yannanchen 2012-7-19 23:19
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 ... uth%22.&f=false



as if in a northern dream of the south.

艺术家长眠于此, 这个北欧人好像还在做着南欧的梦。



引用 yannanchen 2012-7-20 01:21
I had seen him likened to Keats as a humble-born genius who had mastered the educated repertory of classical allusion, 。我曾见过有人把他和济慈联系起来,

likened, not linked
引用 nayilus 2012-7-20 01:58
本帖最后由 nayilus 于 2012-7-19 10:29 编辑
je331ca 发表于 2012-7-18 18:43
:)

1.“The Line of Beauty” 在时光网和VC上看到他们是作《美丽曲线》译的,倒也不是官方译法,斑竹这 ...


1 我没读过,这是直译,既然有剧,那译的版本应该较准

2-4很好

5 的“徐行”很有感觉,但是壁画中也有描述一些激烈的场面动作,例如后面的落水,怎么译这个moving让人头痛。还有长廊上装有大玻璃窗,但不是“玻璃长廊”,感觉会有歧义。

6 inspired这里译为“精美”,注意和inspiring不同,可能有更好的译法。

7 确实是壁画,原文没译清楚,哥本哈根不可能有棕榈树啊,冻都冻死了。

8 没看出“戛然而止”的意思,这里似乎是延续到中院里的意思。后半句你译的较好。

9 “举世无双”感觉有点自夸,这里是指博物馆非常别具一格,独一无二较好。

其实是因为很怀念才硬翻的,我的中文比较平直,翻这类文艺文有点打肿脸的感觉。Jessie多来看看指点啊。
引用 nayilus 2012-7-20 02:02
林木木 发表于 2012-7-18 19:33
1.一种深刻又有点怪异的印象。
为什么是”怪异“呢?

1 本译为不同寻常,后来觉得深刻就包含不同寻常的意思,这里有点转折的意味,指留下了不一般的印象,没想到合适的词。待定

2 也可以,这里我是稍微摆弄一下文字,给雕像一点生气,不过就不是常用用法了。

3 没错

4 翻的时候就觉得这句有问题,但没相处怎么改。现在照你的改。
引用 nayilus 2012-7-20 02:06
林木木 发表于 2012-7-19 00:50
没忍住,爬上来继续看文~~

1.形似庙宇的建筑正面和我回忆一样雄伟,上有五扇展开的大门,

基本都照收。

9 and further raised on substantial plinths.
这句没有完全译出,我再改改。

10 这句就是我改改句型,防止重复。这两尊像分别在华沙和慕尼黑,馆内是它们的石膏原模。

11 骑马 rearing position是指马前蹄离地的后仰姿势。
引用 nayilus 2012-7-20 02:15
本帖最后由 nayilus 于 2012-7-19 13:23 编辑
yannanchen 发表于 2012-7-19 07:19
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 ... +dream+of+the+south ...


啊,陈版来了太好了,我这句正拿不准,大家讨论。@je331ca,@林木木

It continued in the long central courtyard, frescoed with soaring palm trees, where the great Danish sculptor Bertel Thorvaldsen himself was buried, as if in a northern dream of the south.

一开始我也觉得as if in a northern dream of the south是修饰Thorvaldsen,即长眠的艺术家好像只是睡着了,在做南欧之梦一样。

后来我又as if in a northern dream of the south是修饰前面it,即还是在讲整个环境的氛围,游客在长眠的艺术家周围的雕塑群中漫步,好像身处艺术家的南国之梦一样。
引用 林木木 2012-7-20 08:23
nayilus 发表于 2012-7-20 02:06
基本都照收。

9 and further raised on substantial plinths.


收到,不过第11个如果是后仰的话是不是跟雕像有些不一致呢
引用 yannanchen 2012-7-20 11:48
The inspired colour scheme of these rooms, faded and subtilised by time, was unusually striking. It continued in the long central courtyard, frescoed with soaring palm trees, where the great Danish sculptor Bertel Thorvaldsen himself was buried, as if in a northern dream of the south.

这个it = the inspired colour scheme, which was unusually striking because of time’s fading and subtilizing effects, 这里有没有暗示北欧(地点,天气,艺术?)
Frescoed with soaring palm trees, 这暗示了dream of south, 南方才有棕榈树
Long central courtyard 就是雕塑家长眠的地方。
如果不用被动was  buried , 而用主动had an eternal sleep, 就看得出是谁的梦,看客的还是安息者的



引用 nayilus 2012-7-20 12:01
yannanchen 发表于 2012-7-19 19:48
The inspired colour scheme of these rooms, faded and subtilised by time, was unusually striking. It  ...

可能我没有说清楚,这儿应该是指艺术家的梦。我的意思是这句是说

艺术家在这样的环境中沉睡,仿佛在做一个南国之梦。

还是在说

艺术家沉睡之处周围有这样的环境,仿佛游客置身于他的梦境中。

查看全部评论(23)

QQ|小黑屋|手机版|网站地图|关于我们|ECO中文网 ( 京ICP备06039041号  

GMT+8, 2024-3-28 17:19 , Processed in 0.785759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