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中文网

标题: 20250923 六本書助你理解歐洲強硬右翼 [打印本页]

作者: shiyi18    时间: 7 小时前
标题: 20250923 六本書助你理解歐洲強硬右翼
文化 | 《經濟學人》精選
六本書助你理解歐洲強硬右翼
解讀右翼運動的關鍵讀物

攝影:蓋蒂圖片社

2025年9月23日 | 閱讀時間5分鐘
歐洲強硬右翼勢力正席捲而來。德國替代選擇黨——該黨遭國內情報機構列為極端主義組織——在二月的全國大選中創下歷史最佳成績。法國國民聯盟(RN)在2024年6月提前舉行的國會選舉首輪投票中奪冠,其在體面社會中的接受度日益提升。法律與公正黨雖未掌控更重要的總理職位,但已執掌波蘭總統權柄;義大利兄弟黨則統治著義大利。改革英國黨在英國民調中領先。若欲理解這股新興運動及其信仰與恐懼,請閱讀以下六本書。

《保守主義:重新發現》作者:約拉姆·哈佐尼雷格尼門戶出版社;480頁;29.99美元論壇出版社;445頁;25英鎊
以色列裔美國學者約拉姆·哈佐尼是「民族保守主義」的首席思想家,該思潮呼籲全球民粹民族主義者建立共同陣線。本書闡述其核心理念:真正的保守主義——無論是美國聯邦主義者或如十六世紀神學家理查·胡克等英國思想家的理念——皆遭冷戰政治劫持,當時將個人自由奉為抵禦蘇聯共產主義的堡壘。因此,民族保守主義的使命在於將國家主權置於個人之上。哈佐尼旨在重建對公共宗教與家庭價值的信仰,並在全球推行基於「聖經與普通法」的法律體系。此書有助理解美國「讓美國再次偉大」陣營與傳統共和黨人之間的裂痕。

《歐爾班:歐洲新強人》 保羅·倫德維 著 赫斯特出版社;224頁;15.99英鎊
保羅·倫德維生於布達佩斯,在匈牙利反抗蘇聯統治的1956年起義後流亡海外。身為記者,他長期追蹤維克托·歐爾班的政治軌跡——從1980年代末蓄鬍的革命者,蛻變為反動派總理。歐爾班領導的匈牙利公民聯盟(Fidesz)於1988年誕生,最初是年輕世代對搖搖欲墜的共產黨發起的挑戰,與匈牙利自由派緊密結盟。但正如倫德維所揭示,當年激勵匈牙利推翻共產主義的民族主義情懷,如今已被公民聯盟用於對抗超國家機構的運動中。倫德瓦伊引述一位法學學者對歐爾班政治理念的評述——「永久解放鬥爭」,這恰是極右派對自身立場的精準詮釋。這部嚴謹且研究深入的著作,堪稱迄今最全面剖析歐洲硬派右翼強人的人物研究。

《歐洲民粹主義激進右翼政黨》 卡斯·穆德 著 劍橋大學出版社;404頁;15.99英鎊
美國喬治亞大學左傾荷蘭政治學者卡斯·穆德,是歐洲右傾民粹主義浪潮的早期洞見分析者。這部2007年著作堪稱其巔峰之作,書中歸納出匈牙利菲德斯黨與法國國民聯盟等政黨的共通特徵——這些政黨如今已躍居政治舞台中央。其中最核心的是「本土主義」:利用「民族或國家認同遭受威脅的危機感」滋長勢力。他同時揭示了硬派右翼的威權傾向,以及其堅信政治議題應凌駕經濟議題的信念。書中寫道,「全球化」被視為「多面向的敵人」。

右翼的反叛。馬修·古德溫與羅伯特·福特合著。勞特利奇出版社;366頁;39.99英鎊
本書詳述英國獨立黨(UKIP)的崛起歷程。雖出版於該黨於2016年助力英國脫歐(Brexit)勝利之前兩年,仍提供最犀利詳盡的分析:解構奈傑爾·法拉奇領導的政黨自1991年創立後如何急速壯大,以及其支持者的選民特質。這些洞見尤為珍貴,因為UKIP繼任政黨改革黨如今正吸引著相同類型的選民,並推動法拉奇在英國政壇躍居領先地位。古德溫與福特是首批洞察到失意工人階級選民對極右派支持的作家。他們運用大量數據,精準剖析了「被遺忘群體」的希望與恐懼,這項分析不僅適用於英國,也適用於歐洲的後工業化地區。事實上,古德溫在與羅傑·伊特威爾合著的脫歐後著作《民族民粹主義:對自由民主的反抗》中,已將分析視野拓展至歐洲。

《第四政治理論的崛起》 作者:亞歷山大·杜金 Arktos Media出版社;248頁;定價17.99英鎊
被譽為「普丁的拉斯普廷」的俄羅斯知名作家亞歷山大·杜金,以反自由主義與西方價值觀的偽哲學式抨擊,俘獲全球民粹右翼的崇拜。他闡述對民主、現代性、進步與自由貿易的反對立場,認為這些理念被西方強加於世界,實為虛假的「普遍發展法則」——此觀點曾被唐納·川普與弗拉基米爾·普丁,以及歐爾班與法拉奇等人援引。杜金先生更願見證由俄羅斯主導的多極世界。他信奉「歐亞主義」:主張俄羅斯的國家認同,取決於其橫跨大陸的獨特民族性、地理環境與歷史命運。杜金先生的論述有時看似似是而非,縱然謬誤。但瘋狂潛藏於細節之中。他聲稱歐亞大陸面臨「最無恥」的威脅竟是……衝浪。「沒有什麼比帶著燦爛笑容騎在那塊可憎的板子上更令人作嘔了。」

《歐洲的詭異消亡:移民、認同、伊斯蘭》道格拉斯·莫瑞 著。布魯姆斯伯里出版社;352頁;18.99英鎊
道格拉斯·莫瑞堪稱硬派右翼陣營最犀利的論戰家。這位英國記者在歐美皆具影響力,其核心論點在於:歐洲已被(主要為伊斯蘭)移民文化淹沒,致使歐洲人喪失自信捍衛自身崇高的基督教價值觀。其核心例證是警方明顯不願調查英格蘭北部亞裔性誘拐團伙的舉報,唯恐被指控種族歧視——此案曾於今年一月引發富豪埃隆·馬斯克與基爾·斯塔默爵士領導的工黨政府在網路上的激烈交鋒。默里對當代歐洲的描繪雖極其片面,卻觸及若干令人不安的真相。■
欲獲取最新書籍、電影、電視節目、專輯及爭議事件資訊,請訂閱《情節轉折》——我們每週發行的訂閱者專屬通訊
探索更多
《經濟學人》精選歐洲文化




欢迎光临 ECO中文网 (http://www.ecocn.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